当前位置: 首页 > 示范校申报 > 4.15.2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阶段性改革成果

4.15.2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阶段性改革成果

2018年03月02日 15:19:48 访问量:292

五台县职业中学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阶段性改革成果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职业学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借鉴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进行改革,引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建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职业定位,参照对应的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进行职业分析,结合专业岗位群的特点,以职业活动为中心,以职业技能为主,以职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和组织教学。

一、指导思想

1、以能力为本位,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2、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

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关注企业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规模,以就业为导向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方案。

3、适应企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结合专业要求,在扎实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掌握本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及相关技能,实现专业教学内容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4、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根据区域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和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企业和学生的不同需要。

要求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各工种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二、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适应专业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确立了专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设立了公共模块、专业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三大模块,并在今后不断进行完善。

模块一、公共模块:分人文素养、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职业技能模块;

模块二、专业模块:按行业或岗位群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体现不同的岗位模块内容。在专业模块中,对于共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内容建立了专业公共模块。

模块三、以具体的工种等职业岗位流程为导向,分别设置操作岗位,每个岗位明确岗位目标和要求,力求反映实际工作的岗位要求和技术操作要求,

四、具体措施

(一)、推动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1、四阶段教学法

针对学习情境下的任务,学生按照四个阶段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教师在做好课前准备的基础上,或通过设置问题,或通过说明所学内容的意义而引入课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以下各阶段做准备。
第二阶段:教师示范:将整个操作过程演示。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三阶段:学生模仿:学生开始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从模仿过程中教师可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第四阶段:练习与总结:在模仿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教师再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指出重点、难点,以及操作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等。

2、项目教学法

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具体环节见如下:

(1)情景设置。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

(2)操作示范。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并示范解决项目的过程。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

(4)协作学习。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

(5)学习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

3、案例教学法

针对训练项目内容的不同,将典型案例引入每个训练项目中,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故障情境,并能为学生提供真是维修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根据材料来分析问题,得出判断。案例则是教学团队与生产企业共同开发设计,案例真实可靠,具有代表性,且结合生产现实。另在课程网站中建立案例库,培养学生锻炼故障分析思维。

4、小组讨论法

我们将学生分组形成几个学习小组,教师指导学习小组按“六步工作程序”自主完成工作任务。在项目训练的决策、计划、实施、评估阶段,让学习小组经常以“圆桌会议”形式对其工作任务展开充分讨论,各成员均提出自己的意见,进行优化,最后形成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评估维修的工作质量,交流工作体会和心得等。

5、角色扮演法

在工作过程的咨询阶段时,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客户咨询过程,以此为学生提供故障信息和提示。旨在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强化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促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6、情景教学法

在教学实施全过程中,利用实体展示、多媒体技术手段表现故障案例,模仿维修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客户咨询资料查询外观检视试验判断诊断仪器分析填制《诊断报告》实施维修作业检查验收评估填制《维修竣工单》。”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真实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探求解决问题途径与方法。

(2) 、设计好项目教学

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或具体项目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学与做融为一体。

(3) 、实施岗位教学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岗位教学,按照企业工位定岗定员,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适应岗位、选择岗位,从而为提高“一专多能”的学习兴趣,抓住就业机会。

(四)、组织形式多样的技能比赛,以赛促学。

(五)、大力推进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课程网站

课程网站上有课程的教学PPT、讲义、案例库、习题库,有课程互动栏目,学生可以网上提交作业,网上问问题,网上测试等。

2、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电子讲义、助学课件、大量的案例库、视频动画库和图片库其他网络资源等等教学辅助资料。

学校建有快捷的校园网,为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课程的远程教育服务铺平了道路。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发布课件、收发作业、浏览学生的留言、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立体化的学习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5、 教学模式改革阶段性成果

(一)、通过学习培训,更新了观念建立了机构

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主体是教师,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是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因此,我们把培训工作放到重要位置,贯穿于教学模式改革的始终。

(1) 加强校本培训,确保教学模式改革理念的顺利推进

校本培训是全员参与新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学校的领导下为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首先,我们坚持每周常规学习的制度,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我校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会议精神。邀请学校领导为专业老师做有关教学模式改革的专题报告,拓宽教师的视野。其次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让教师切实感受教学模式改革带来的效果,增进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感性认识。通过多次的学习培训,教师对教学模式改革有了全新的认识,清醒的认识到了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教学观念的矛盾;深深感到过去那种以师为本,以知识为本的课程理念等已经远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大家都清楚的认识到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2)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教师技能的提高。专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批好的师资,为了迅速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抓教育教学达标活动。二是开展长短期培训,下厂锻炼,抓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要求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工厂、到合作公司企业广泛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了解本专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拿到高级、技师或以上等级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2) 、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制订了方案确立了目标

学校出台了《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程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现代化课程观,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推进改革。建立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我们通过提高文化素养,强化技能训练来进一步夯实文化基础,实现培养一专多能、一岗多能的技能型人才;拓宽就业方向,增强适应能力的改革宗旨,以全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基本模型,全方位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能展所长。

(3) 、通过初步实践探索,基本形成了特色

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实施,稳步推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改革:

1、调整课程目标以职业需要和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传统的课程教学以知识学习为目标,往往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过于强调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学生的学习缺乏动力。我们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注重专业课的实践性、社会性、职业性,把职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主要目标。

2、优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初步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我们对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各主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形成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需要。我们还根据学生在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性开设各类选修课,这部分课程为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专业知识及技能服务等。

3、整合课程内容以项目课程为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形成综合化课程

(四)、通过实践,师生教学相长,取得了明显成效。

1、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教师转变了教育理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比赛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2、 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学生的心理素质获得了极大的改善。

为了让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与生活,更好地推进项目课程,我们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了研究。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因成绩不够理想而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不被老师和家长认可的孩子,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内心深处大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然而,同时他们又都有着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愿望,渴望有一个崭新的自我。因此,职业学校只要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潜藏的能力,就一定能让学生重新抬起头来做人,发展他应有的才华,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强调师生同心、同行、同乐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教学模式改革面临着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

1、主要表现在体制上有许多旧的东西在制约着,还未形成一套与职业学校办学相适应的高效的管理模式;

2、实训实验设备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学,生实践需要的设备设施陈旧或缺乏,与企业工艺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不能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要求;

3、专业师资力量不强,制约专业教学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台县职业中学校

                                                  2016.2

 

编辑:李俊杰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台县职业中学校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