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专题 > 1.1.2学生及毕业生在职业道德、综合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情况说明资料

1.1.2学生及毕业生在职业道德、综合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情况说明资料

2018年03月03日 10:19:41 访问量:413

 

学生及毕业生在职业道德、综合职业素质、

职业能力、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情况

 

学生的素质则是指以学生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前提,以后天的环境、教育为条件,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个体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简单地说,学生的素质或人的素质就是学生的质量或人的质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身体正处在发育中,心理正处在形成过程中,无论是对于个人、家庭,还是对于社会、国家来说,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是一个重要的令人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一、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应该包括学生的政治觉悟、品德意识。爱党、爱国、爱家、爱校,遵章守纪、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等应该是每一个中职学生应该具有的素养。但是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当中,由于生源等各方面原因,能够做到或者做好的学生并不是太多。特别是独生子女,他们大都以自我为中心,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言语不文明、举止不文雅、抽烟喝酒玩手机甚至打架斗殴,不顾别人的感受,我行我素。因此,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接纳自我,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等就尤为重要。

从学生身体方面看,中职学校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年龄在14-18之间,他们大部分还都处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的阶段,身体正处在发育时期。但是,没有几个学生愿意去上体育课,总是拿着手机或者跑进网吧在游戏世界里大战若干回合。一到上课时间就进入休眠状态,老师也真是无奈。老师不喊他是不负责任,老师喊他,他烦躁气愤甚至和老师干架。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从学生心理看,中职学校的学生除了具有和其他学校同龄人相似的生理、心理特征外,还有自卑、孤独、任性、偏激、冷落、自私、嫉妒等心理。“上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成绩不好的”、“成绩好谁上这学校”等,这种心理既是学生对职业院校的偏见,更是学生自卑的表现。在他们眼里,职业院校好像是他们最后的选择、唯一的选择,否则,没有学上。总感觉别人都瞧不起职业院校,瞧不起职业院校学生。因此,有的学生直言“破罐子破摔”的这种心理本身是非常可怕的,带来的后果更可怕。学校想实行严格管理,甚至是军事化管理,希望能贴近社会和企业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可是,年幼的同学们根本意识不到,接受不了,总认为学校、老师不近人情,和他们作对,于是,被子不愿叠、早操不愿上、卫生不愿做;学习上,难的不想学,易的不必学,考试时划划范围、抄小抄,只要及格就OK;品德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公众意识,语言不文明,行为不约束,等等。基于这些主客观因素,部分学生一旦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心情不好,就打退堂鼓,或转学、或退学、或一混了之,心理极为偏激、任性,不成熟。

二、学生文化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为主。但是,由于适龄学生人数减少,各类职业学校较多,因此,中职学校的生源都很紧张。为了争取生源,各学校形成了恶性竞争,甚至是投入大量资金,给好处费。只要有学生报名,就能被录取来上学,这就直接导致中职学校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不高。随着全球经济萎靡,劳动力市场形势也非常严峻,再加上中职教育的毕业生文凭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毕业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这个大环境决定了中职学校招收不到文化课基础较好的学生。

语文课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结合专业实际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不会读文章,有的学生词不达意不会交流,有的学生不会写作文甚至以前都没怎么写过作文,最困难的是之前养成的不好的学习习惯难以改变。所以,在中职阶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也是一项艰巨任务。正因为这样,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对文化课有“为难情绪”,甚至是“恐惧”。尽管我们要尊重学生,不能歧视学生,不能说学生不行,不能说学生差之类的话,但是,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必须承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差距。

三、综职业素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文化课薄弱的情况下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技能课,这本身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一旦进入专业课学习后,问题接连出现。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有的学生嫌累,有的学生嫌脏,有的学生感觉专业不够高大上,有的学生认为这个行业收入太低,有的学生只想要一张毕业证,等等,所以,课堂睡觉、课堂玩手机甚至旷课是常有的事情,真正能够做到坚定目标、克服困难学好专业课的学生确实比较少。而经常性的学习困难,又容易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更加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很多学生期待上班,从而摆脱学习的痛苦。可是,现实是残酷的。自以为学习了专业课知识,能进行专业性操作,但是一进入企业才发现自己好多事情都干不好或者不会干,特别是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更不能接受。因此,有的学生干了几天就跑人或者被企业辞退。

职业能力素养

  职业能力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及各项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当今社会,不仅政治家、外交家要有高超的表达艺术,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也都需要较强的职业能力。中职学生毕业后面临求职应聘,应聘中的面试就如绿茵场上的临门一脚。要踢好这一脚,离不开广博的学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更离不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职业能力。中职生表达能力如何,更是直接关系他们的就业和发展前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能够发现某些学生下课时用方言胡说八道、打打骂骂,一副很能说的样子,但是一到课堂发言,要么不会说普通话,要么不知说什么,要么不敢说、紧张害怕,要么说不到点子上,状况百出,让人哭笑不得。

另外,现在的中职生普遍意志力较差。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情况,也期望能够在新的学校里改变自身现状,有一个新的起点,甚至是有一个崭新的未来。但是,由于意志力薄弱,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根深蒂固,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或放弃,即便有老师和班干的监督和帮助,也难以改变过去养成的不良习惯。

、就业与创业

1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首先,就业形势定位不准。很多中职生没有意识到就业环境的恶化,一线蓝领工作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随着国家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要求高素质劳动者,必然带来劳动者需求总量的减少,与此同时,下岗失业人员和高考扩招产生的大量高校毕业生也涌入求职队伍,庞大的求职队伍与有限的工作岗位必然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如果说中职生对没有技能的农民工而言尚存优势的话,那么在面对高职和本科生时,中职生的优势将消失不见其次,能力定位不准确,期望过高。很多中职学生对自己的技能过高估计,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中职学校的定位就是一线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技能,但是毕竟技能有限,大部分属于低端的基本技能,有很多工作岗位必须经过培训才能胜任。

2中职生就业观念落后,首先,从众就业观。从众就业观是指个体在选择职业时,由于受到群体或舆论的压力,不由自主的趋向于和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中职生由于年龄较小,心理还不完全成熟,加上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容易冲动,因此不能很好地给自己定位,更没有能力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结果,在求职时盲目地随大流,人云亦云,不顾客观实际,忽略了择业最为重要的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因素。还有部分同学发现别的同学签约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随意找家单位把自己签了,结果入职时才发现“人职匹”。其次,终身就业观。终身就业观是指学生一次就业就是终身就业,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学生就业时就必须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发展前景、福利待遇、上升空间等等相关因素。在这么多条件的束缚下,毕业生必然变得谨小慎微,要么顾虑太多犹豫不决,错过机遇;要么就是先签一个单位在手,遇到好的再毁约。最后,攀比就业观。攀比就业观是指就业时部分同学因存在攀比心理而不考虑个人的具体情况,盲目签约的现象。攀比就业主要发生在那些嫉妒心强,爱慕虚荣的学生身上。一旦发现身边有同学签约了,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也会很快签约,而根本不去考虑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等是否与职位相匹配等问题。攀比就业观还容易导致大家都盲目追求大城市、大企业,结果好单位竞争激烈,差单位门庭冷落。

3中职生自身素质欠缺,首先,文化素质欠缺。文化素质是中职生成长成才的基础,良好的文化素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做人、做事。中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首当其冲的就是文化素质,然而,当今很多中职生文化素质欠缺,接人待物没有礼貌,语言表达能力弱,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种文化欠缺必然导致中职生道德情感淡漠,团队精神欠缺,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情况出现,而这些都是和中职教育目标相背的。其次,专业技能素质欠缺。中职生在文化素质的接收和运用方面都远低于其他学生,因此其就业优势主要表现在专业技能方面。但是由于我国中职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再加上师资力量和学校硬件配套设施等方面的缺乏,导致很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远远弱于其该有的水平。特别是对数控机床、计算机、电子等专业来说,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理论。

4,结构性失业增加就业压力,所谓的结构性失业主要是指劳动者因知识、技能和观念等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而导致的失业。中国以前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为主,大多数企业技术含量低,生存能力弱,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竞争优势。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密集型产业受到强烈的冲击,企业只有通过裁员和消减招工人数来降低成本。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往往与这些密集型产业挂钩,以保证中职生的就业率。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势必要进行产业升级,这样就会产生人民难以接受的悖论,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缺乏,招不到能够适应产生升级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必须裁掉不能适应产业需要的冗员,同时,因为中职院校不可能及时做出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因此,结构性失业加剧了中职生的就业压力。

 

编辑:李俊杰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台县职业中学校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