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特色概述
五台县职业中学校始建于1984年,校园占地97亩,建筑面积31300平方米,另已建有4个实验实训基地,学校开设计算机、机电、建筑、护理、旅游、会计、法律、幼师、音乐、美术、舞蹈等十九个专业,同时开发特色项目“五台山工艺品开发建设项目和平面媒体建设项目”。在校生1500余人,在校教职工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9人,高级讲师16人,讲师57人,双师型教师25人。2010年6月成功申报职业中专班,2010年11月学校被评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014年12月被评为省级管理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努力探究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秉承 “开拓、奋进、创新”的办学理念,加强升学、就业、参军、联合培训四轮驱动,办出教育特色。学校组建了精干的领导机构和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因地制宜设置了科学的专业,加强了严格的管理,实行分层次教学,双证培养,完善了就业体系,创造了优良的校风和浓厚的学风。学校抓住六个转变: 治校——变管理学校为经营学校;专业——变学校主观设置为按行业需求设置;课程——变纵向学科体系为横向综合结构;标准——变单纯学历评价为综合能力评价;体制——变单一政府办学为多元市场办学;方向——升学、就业、参军、联合培训。学校坚持为“三农”服务,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培训人数年均2000人次以上,被县政府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
1、培养目标特色
学校坚持以升学、就业两条腿走路的培养目标,一人升学,致富一家人.每年从我校毕业的学生80%的升入本专科院校,每年对口高考位居全省第一,成为我校立足发展的亮点之一;15%的毕业生经过岗前培训输送到各大就业单位;其余的学生进入军营,参加国防建设。
2、专业建设特色
学校根据当地实际,学校地处佛教圣地五台山脚下,学校加强了旅游、计算机、种植、养殖、加工、建筑等“主体专业”(骨干专业)的建设,新上了汽修、护理、会计、化工等专业,形成了面向社会实际需求的“主体专业群”。其中 “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为重点专业,
3、教学模式特色
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为导向,是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时间上分配上,有五五制和三三四制,五五制即: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操课、专业实习课各占50%;三三四制即:理论课占三成,实操课占三成,实习课占四成;在教学方法上,有行为引导教学法、专业模块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就是将专业理论课堂搬到实训室,将理论教学融入实际操作之中;在组织上,学校成立了实习科,专门负责学生实操实习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以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
4、教师队伍的特色
学校主要以升学为主,打出了我校对口升学品牌,每年对口高考位居全省第一, 学校中的实习指导教师在数量上与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之和相当,无论是在组织上、管理上,还是职称评定上都自成体系。实习指导教师被迫改教理论课,甚至文化课,这种角色的转换,反倒提高了实习指导老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了一批“一体化”教师(“双师型”教师),2015年前后“一体化”教师培训工程的启动,使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师占整个一线教师的比例在五分之一以上。学校把教学重点转向学生实践操作上来,近年来学校师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5、校企联盟特色。
学校依靠企业而生,与行业企业密不可分。校企合作使我校都有比较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不是打工挣学费)基地和定向就业基地。同时,校企合作举办的高级工、技师定向“直通车”班和企业职工提高“直通车”班,更加密切了校企联盟。
6、招生就业特色
在招生上,学校集中秋招,每个教职工都分配招生任务,每个职工都是学校的宣传员,每个教职工都是所招学生在校期间的义务管理员。在就业上,各学校都有一大批专业较为对口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学生就业合作伙伴,学生就业安置主要实行“三个结合”,一是“定向安置”与“灵活安置”相结合,学生毕业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定向企业或非定向企业;二是“毕业安置”与“顶岗实习安置”相结合,实习结束时,如学生和企业双向满意,学生就可直接就业;三是“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满足企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