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2024年03月07日 17:53:14 访问量:6

 

 

 

 

 

五台县职业中学校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专业代码:790303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表1  职业面向表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备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保健,老年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老年方面的政策法规,能胜任老年人与管理工作岗位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热爱祖国、爱同学同事、爱家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护理行业行规;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严谨、认真、细致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相应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思路清晰流畅;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1)公共基础知识

具备本专业中职生必备的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传统文化及人文素养等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

具备健康护理,健康促进,机构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六、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跟岗训练、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双方深度合作,保持与企业紧密沟通,依据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在课程建设中,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融“教、学、做”于一体,开展顶岗实习式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是专业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在校的第一个学期,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提高个人职业素养。

第二阶段是基本岗位能力和综合岗位能力的培养,在二~五学期,完成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和进行认识实习和跟岗实习,由专任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全程跟班指导,跟岗训练,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

第三阶段是顶岗能力的培养,在第六学期,学生作为企业员工通过顶岗的方式进行综合实践,不仅能让学生强化掌握其学习到的专业技术,更能锻炼其专业技能实际运作能力。

IMG_256

图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跟岗训练、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七、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课程体系设计思路紧紧围绕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职业资格标准,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校企合作共同完善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综合项目实训等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校外习岗、顶岗实习的效果,真正形成“以岗位能力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护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深入行业及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明确护理专业的人才应用领域和职业岗位方向;

2.聘请医疗行业技术人员对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要求进行指导;

3.依据岗位方向确定岗位能力,围绕护理行业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分析研究老年护理专业工作任务;

4.确定支持工作任务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并对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归纳整理;

5.如图2所示,通过解构传统课程,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和推导出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各门课程,形成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最后重构“以岗位能力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线”的全新的课程体系。

IMG_256

2  课程体系设计流程图

 


 

(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表2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

序号

就业岗位

工作任务归纳

职业能力

学习领域构建(课程)

1

护理员

基本生活照料

技术护理

给药

观察

冷热应用

护理记录

临终护理

基础医学

内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照护

护理学基础

护理学人际沟通与交流

老年心理学

老年康复与训练

 

2

养老保健员

进行膳食调查和评价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营养咨询和教育

膳食指导和评估

食品营养评价

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

培训和管理

从事与疾病有关的营养工作

为病人制订合理的膳食

设计适合不同病人的食谱

能够指导人们在饮食,预防疾病,辅助治疗,预防亚健康,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实践,并能够设计好方案和跟踪服务

营养学

保健学

营养膳食与搭配

基础医学

食品科学

3

社会工作师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服务

就业服务

社区管理与服务

社会行为矫正

解决社会问题

维护社会公德

促进社会和谐

推动社会进步

社区护理学

社会学概论

心理学

老年社会工作


 

(三)课程体系构成

1.课程结构

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教职成司函〔2017〕130号)明确指示的“创新育人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落实教育部政策要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中职学校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优秀人才。人才的培养依赖专业的建设,而课程体系的构建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影响着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必须加大中职老年服务与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力度,科学构建中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因此,我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结构设置如下:

专业技能课: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老年心理学,基础医学,营养保健学,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基本技能,社区护理。

公共基础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与基础,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

2.课程体系说明

(1)以岗位能力为主体,进行课程开发

从岗位职业能力着手,合理设置岗位群,确定岗位能力要求,以此建构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教学模块,是课程改革的基础。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导向性,体现在课程开发上即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首先通过调研及行业专家——教师——课程专家等研讨与论证,确定中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及岗位核心知识技能和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岗位的核心知识技能,整合课程,形成核心课程;最后对开发的工作任务按照人的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进行序列化,组成教学项目。

(2)以就业为导向,确定改革方向

职业教育只有适应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从市场、企业、社会的需求和就业出发,通过对岗位的共性和个性的研究,制定出与岗位专业知识、技能、素质完全一致的教学项目,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深受企业的欢迎。

(3)以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内容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是按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序列化,而不是按学科逻辑来组织。因此,中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要按照应用过程的实际需要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课程,突出应用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业方向。尽早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德育、语文、历史等国家课程和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等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列为公共选修课。

(1)公共基础必修课

表3  公共基础必修课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2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2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2

4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160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主要教学内容有: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直线和圆的方程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深刻领会数学思想,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60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在初中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28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构成及特点;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掌握计算机Windows7中窗口、菜单、对话框等的设置方法;Word2000、Excel2000、Powerpoint2010的使用方法。

128

9

公共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兴趣。使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32

12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了解社会发展规律,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

32

11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学习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160

(2)公共选修课(二选一)

表4  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及要求

编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大纲》开设,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

96

2

职业素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素养教学大纲》开设,了解职业价值观的内化及提升;理解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途径和方法;掌握沟通的基本理论、方式、方法以及在职场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团队构成基本要素,认知、体验团队精神的内涵及意义,培养自身团队精神。

96

(3)专业技能核心课

表5  专业技能核心课课程设置及要求

编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外科护理学

学习和诊断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于尚未生病和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护理的任务是促进其更加健康或保持健康;对尚未生病或尚未有健康问题,但处在危险因素中有可能出现健康问题的人,护理的任务是预防疾病发生。学生的任务就是要学会最基本的外科护理技术与应用。

64

2

内科护理学

针对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病人的护理,涵盖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介绍如何对病人进行评估,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会给病人带来哪些主要健康问题,如何根据病人健康问题的反应判断护理诊断,针对护理诊断如何制订和实施个性化护理,对实施的护理活动如何进行评价。

160

3

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

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泌尿,神经,免疫与运动各个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知识和技术应用。

144

4

护理学基础

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掌握“三基”的基础上,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评判性思维并且科学地进行临床决策。

144

5

老年护理基本技能

针对部分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特殊需要而设计的一组具有相应理论依据与规范流程的基本护理技能。学生应能够熟悉老年人日常护理,特殊护理以及处理紧急情况的相关知识和基本原则,能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护理基本技术操作。

112

6

社区护理

介绍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理论及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使学生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服务对象提供社区护理服务的能力。

64

4.综合实训

为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强化专业技能,推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密切校企合作,按照优势互补、平等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方式,积极落实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习实训条件,以培养更多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态度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本专业课程设置时,第二学期安排学生进企业认识实习;在第三、第四、第五学期时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跟岗实习以及第六学期到工作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在岗锻炼,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对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的要求,在返校学习时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加强学习,在毕业前就能够较好地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同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

八、教学安排与教学进程表

(一)学期教学实践分配

表8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学期

教学

活动

入学

教育

军训

社会实践

认识

实习

跟岗实习

顶岗

实习

毕业

教育

成绩考核

课程教学

假期

合计

1

2

 

 

 

 

 

1

16

12

52

 

 

2

1

 

 

 

1

16

 

 

 

 

3

 

 

1

16

12

52

 

 

 

 

3

 

 

1

16

 

 

 

 

3

 

 

1

16

12

52

 

 

 

 

 

18

2

 

 

总计

1

2

2

1

9

18

2

5

80

36

156

(二教学进程安排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1到5学期周学时为28,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按每周30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080学时(不包含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毕业教育、成绩考核)。

表9  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分类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1

2

3

4

5

6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8周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必修课

职业生涯规划

必修

32

20

12

2

 

 

 

 

 

职业道德与

法律

必修

32

20

12

 

2

 

 

 

 

经济政治与

社会

必修

32

20

12

 

 

2

 

 

 

哲学与人生

必修

32

20

12

 

 

 

2

 

 

语文

必修

160

96

64

4

2

2

2

 

 

数学

必修

160

96

64

4

2

2

2

 

 

英语

必修

128

80

48

2

4

2

 

 

 

计算机应用

基础

必修

128

48

80

4

4

 

 

 

 

公共艺术

必修

32

10

22

2

 

 

 

 

 

历史

必修

32

22

10

2

 

 

 

 

 

体育与健康

必修

160

48

112

2

2

2

2

2

 

小计

 

928

480

448

22

16

10

8

2

 

公共选修课(二选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任选

96

60

36

 

2

2

2

 

 

职业素养

任选

96

60

36

 

2

2

2

 

 

小计

 

96

60

36

 

2

2

2

 

 

 

小计

 

1024

540

484

22

18

12

10

2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外科护理学

必修

64

22

42

 

4

 

 

 

 

内科护理学

必修

160

60

100

2

2

2

2

2

 

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

必修

144

50

94

2

2

2

1

2

 

护理学基础

必修

144

50

94

2

2

2

1

2

 

老年护理基本技能

必修

112

38

74

 

 

4

1

2

 

社区护理

必修

64

22

42

 

 

2

1

1

 

小计

 

688

242

446

6

10

12

6

9

 

实习实训

认识实习

必修

30

 

 

 

1周

 

 

 

 

跟岗实习

必修

270

 

 

 

 

3周

3周

3周

 

顶岗实习

必修

540

 

 

 

 

 

 

 

18周

小计

 

840

 

 

 

 

 

 

 

 

合计

3080

 

 

28

28

28

28

28

 

说明:本表不包含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毕业教育、成绩考核(一般按每周18学时计算)。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跟岗训练、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岗位能力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具体实施需要建立一支由专业专任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1.整体师资配置

(1)有2-3名专业带头人,其中1人为来自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专家。

(2)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3)每门课程都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

2.专业带头人的要求

专业带头人要具有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并能带领专业教师团队学习掌握先进职业教育理论与技术,开发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开展行动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

(1)师德素质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纪守法,热爱职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有奉献精神。

(2)学历和职称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同时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种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水平系统掌握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熟悉任教专业技能操作,对任教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技能体系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准确把握任教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在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到规划和把关作用。

(4)专业教学和教研教改水平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根据专业特点,釆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外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近2年主持校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1项以上,有教研教改成果,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2篇以上。

(5)业务指导能力对本专业教师专业水平提进行范和指导,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每学年为校内外专业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2次以上。

(6)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

3.骨干教师的要求

(1)师德素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有奉献精神。

(2)学历和职称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同时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种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3)积极参加专业技术、教学技能等方面培训

(4)能组建和带领团队,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依据学习任务设计编制课业、学材。

(5)能根据教学要求,实施预备技师层次一体化课程教学,能较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6)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

4.“双师型”教师的要求(60%以上)

(1)具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经历

(2)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从事实践教学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3)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

5.兼职教师的要求(不少于20%,不超过30%)

(1)应具备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能够参与学校授课、讲座、实训指导、课外活动等教学活动。

3经过职业教育教学培训,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4)引入企业新技术到教学内容中,使学校教学更加适应企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6.教师培养保障

为了促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需要对所有专业教师进行系统、规范化的培养培训,完成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自我研修、参加校本培训、国内外培训、到企业实践等方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高学历层次、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的培训侧重于专业建设、课程设计与开发、团队组织与引导、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教研科研方法等内容。通过培训更好的掌握本专业前沿技术信息,主导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同时不断增强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及专业建设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骨干教师培训本着“立足课堂,聚焦实践”的宗旨,突出以参训教师为主体,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培养其教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计算机应用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目的,努力建设一支理念新、能力强、素质高的中职骨干教师队伍。培训结束后,学员应达到以下培训目标:把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方向,理解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能结合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掌握主要专业课程的课程建设思想和教学方法;掌握主要实训、操作项目的开发思路和操作要求,能承担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任务;了解老年服务与管理最新理论和学术动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开发技术。

“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重点包括技术技能实训、专业教学法应用与实践、课程开发技术与应用、信息技术应用等专项内容。

(2)教学设施

1.实习实训基地

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为专业建设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综合型实训学习环境,通过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跟岗训练、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1)校内实训室

校内实训室是实训教学场所,是实训教学的基本保障,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教学平台,是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而提供的基本硬件,包括实训场所、实训现场环境、设备器材、实训教学指导人员、实训教学方案、实训指导文件等。所有实训都是在可控制的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过程。

实训室建设要求:实训环境仿真、实训过程真实、实训技术先进、实训项目具有典型性、实训内容更加综合、实训基地管理规范。主要设施设备见下表:

实训室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数量

 

 

老年技术护理实训室                           

治疗车及治疗盘

1套/5人

吸氧设备

1套/5人

               血压计

  1个/5人

         护理床及床上用品

1套/5人

         心肺复苏模拟人

  1个/5人

            消毒设备

  1套/40人

 

老年生活照料实训室

       正常人体生理结构模型

  1套/40人

            模拟卫生间

  1套/40人

         护理床及床上用品

1套/5人

          仿老年人模拟人

   1个/5人

 

老年康复护理实训室

            轮椅

1辆/10人

            坐便椅

1把/10人

            手杖及助行器

1套/10人

            康复训练设备

1套/10人

 

养老机构事务管理实训室

            多媒体设备

1套/40人

            沙发茶几

1套/40人

            小型会议桌椅

1套/40人

            养老机构管理软件系统

1套/40人

(2)校外实训基地

选择优质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由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和实训资源,保障短期实践项目教学、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岗位,实现教师跟岗实践,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具有一定规律,且相对稳定,能够提供学生直接参加校外生产和实际工作的重要训练场所,是本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特色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校外顶岗实习,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就业搭建平台。

2.信息化条件

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核心,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将专业教学资源包作为教学资源的基本单位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

在教学资源库,各类资源(视频、音频、图片、课件、文本、PDF格式的电子图书和素材库等)可以高效存储与统一管理。实现各专业、教研组人员的基础资源、拓展资源的共享。教师拥有自己的存储空间,可通过资源的上传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统计,方便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研讨,同时也可将资源应用于教师备课、授课、远程教学平台中,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学生可在线浏览资源,根据资源类型的不同可以进行下载、预览、点播等操作;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检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源,进行在线预览,在线点播、资源下载,并可对资源进行评价。

(三)教学资源

1.教材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教材选用的组织,完善教材选用制度,并经过规范程序为学生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示范校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使教学内容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读书成为常态化,努力营造书香校园。

3.数字资源

根据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特色,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边学边建与本专业有关的教学课件、教学动画、教学视频、微课等教学资源。通过开发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可以实现资源充分共享,支撑师生线上线下的教与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泛在学习、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使教师备课、上课更加高效便捷。

(四)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面,以实战项目为引领,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案例化”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中心,安排教学计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兴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教学课程要求

(1)公共基础课

①按照教育部大纲要求制定并执行教学计划,关爱全体学生,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终身学习。

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道德水平,学会做职业生涯规划。

③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习效果。

④能够合理运用数字资源库为教学服务,提升教学效果。

⑤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场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习兴趣。

⑥实施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习有困难和障碍的学生,要多关爱、多关心、多鼓励。

⑦认真组织教学,坚持全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作用,做到教书育人。

(2)专业技能课

①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特别是实训材料、设备是否满足上课要求;课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在实训中发生安全事故。

②创新教学模式。逐渐探索新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实施步骤,使其完全适合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

③课堂中要不断引入行业企业的工作实训项目,强化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不断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以“做”为中心,体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⑤创新教学方法。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⑥学生通过实训、实习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2.教学过程管理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实现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依据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特点特制定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规定:

备课分五个阶段,即学期备课(了解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掌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学期课程授课计划)、项目备课(理清教学内容的关联,确定重点、难点)、课次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反思。提倡集体备课。

教案即授课计划要反映课题名称、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设计、作业安排等。

教师开学前应提前写好一周教案。理论课程教案根据课程授课计划按课次编写。不准沿用旧教案,禁止无教案上课。

授课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娴熟运用基本教学技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教师授课时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考核可采取考试、考查、技术等级鉴定等方式。任课教师应对考试进行质量分析,明确改进教学的目标。

课程实践需占有一定的课时,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工作,并对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维持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1.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为落实各项教学基本要求,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和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校每学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简称“教学评价”)。具体办法及要求如下。

(1)评价对象

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全体专职教师、各类兼职教师、返聘教师、外聘教师等。

(2)评价分值及等级

①教师全学期教学评价综合分,由教学常规评价、学生评教以及教师互评三部分的分数组成,并按65:15:20的比例计算出综合分,最终按其得分的多少转换为相应的评价等级。

②评价等级分为A、B、C三等,最高等级为A等,最低等级为C等。

③A等人数的比例不超过本学期专职教师总人数的25%;C等人数的比例不少于本学期专职教师总人数的3%。兼职教师、返聘教师、外聘教师参评,但不评定等级,不占比例。在见习期内的新教师参加评价,原则上不定等级亦不占比例。如在见习期内的新教师评价结果达到A等,可视为A等对待,其比例亦按25%控制。

④教师担任教学任务的班级,课程成绩平均分低于60分,或及格率低于80%,不能评为A等。

(3)评价内容及维度

教师教学评价,由教学常规评价,学生评教,教师互评(专业教研组评价、学校部门评价)三部分构成。

①教学常规评价

1)评价内容

a.公共基础课教学包括学期授课计划、教案(讲义)、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答疑、授课情况等。

b.专业技术技能课包括教学(实习)课题、学期授课计划、教案(讲义)、辅导、授课情况等。

c.教学督导包括随堂听课,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与反馈;根据教学要求,对教师常规教学工作进行随机抽检,并将结果及时向教师所在专业通报,作为“教学考评”评分的参考。深入班级,广泛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d.教务处对常规教学评价项目的统计情况等。

2)评价维度

为了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落实课堂教学改革,促使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推进,从以下七个维度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教学35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复习考试),德育25分(德育意识、学生活动、班级建设、家庭教育、德育科研、流失),安全活动7分(课堂安全、活动安全、卫生教育),教研工作12分(科研论文、技能大赛、公开课),招生3分,见习实践10分(教学见习、下企业实践),出勤8分(常规出勤、事假、病假、因公外出、旷工)。

②学生评教

1)专业教研组应将学生评教作为常规工作之一,建立健全学生评教工作制度。

2)学生评教工作,在专业教研组组长的领导下实施。

3)学生评教分教师、分课程进行。本学期任课的教师、每门课程的学生评教,不少于两次。

4)学生评教,以学生在课堂现场评定为主。教师应在课堂上按上课学生人数的一定比例(不低于10人)发给《学生评教表》(或请学生现场如实填写)。学生填写完毕后,收齐《学生评教表》并进行统计。

5)评价维度:教师职业道德、了解和尊重学生、备课与教学、学习方式变革、现代教肓技术应用、教学能力水平、指导与辅导、交流与反思、学生学习评价、教学资源建设。

6)学生评教一般放在期中和期末前两周,学生评教的最高分为15分。

③教师互评

1)由教研组和教务处等部门组织发起。

2)教师互评主要对平时相互听课和合作工作进行判断评价。

3)教师互评维度:师德修养、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工作效果组成。

4)评价方式主要采用问卷填表形式,教师互相填写《教师互评表》。

5)教师互评一般放在期末前两周,教师互评的最高分为20分。

(4)评价方法

教师教学评价方法有学生评教、教师互评、课堂观察与会谈、问卷与面谈、日常出勤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等。

(5)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①成立由主管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专业教研组组长和教学督导为成员的学校教学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教学系统教学评价工作的组织,分配专业教研组评价等级指标,评审各专业教研组的教学评价结果。

②出现教学事故,则根据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扣减教学评价综合分值。

③学期评价时间安排

每学期的期末,教学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本专业评价对象进行全面评价,计算并统计出每个评价对象的评价分值及等级,由教务处组织抽查后,报学校审查批准。

2.学生学习评价

为了明确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1)评价对象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三年制学历学生。

(2)评价分值及等级

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每位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性评价等级:优秀:80分以上;良好:70-80分;合格:60-70分;不合格:60分以下。

(3)评价内容及维度

学生评价主要针对基本素养、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三个维度,体现在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养成、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实践操作、岗位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

(4)评价方法

评价的方法采用多元化评价,要根据评价内容加以选择,在选择评价方式方法时要注意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有年龄特征,要讲究实效、符合评价任务,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使评价方法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科学性。

评价方式主要采用理论试卷、技能操作、实习报告、上课出勤等方式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根据课程特点亦可采取口试、答辩、开卷、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评价方法相结合。

(5)评价组织与实施

①组织评价培训。教务处、教研组每学期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评价方案、领会指标体系、掌握评价标准。

②学期过程评价。任课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对学生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顶岗实习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记录。

③学期终结评价。每学期末,任课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对学生课程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学期终结评价,形成学生课程总评成绩。

④评价结果审定。每学期末,班主任对学生本学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并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评价结果在班级内公示,并报教务处备案。

3.评价的运用

(1)教师考核结果应用

①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个人档案,纳入期末考核项目之一,作为评优评先、职务评聘、年度考核、晋级提薪、选派进修的重要依据;

②教师教学评价未达到优秀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级,不得申报各类先进;

③教师教学评价不合格的,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等级,两年内不得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

(2)学生考核结果应用

①结果呈现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形式呈现。每学期末和毕业时分别形成《学生合素质评分报告单》。

②结果运用

评价结果使学生、家长以及教师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和水平,为学生确定综合素质发展目标提供参考。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升学就业、获取毕业证书的重要参考依据,也为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评估提供依据。

(六)质量管理

学校应依据正确的质量关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教学质量监控管理要重在教学过程的管理,发挥教改导向通,及时指导师生改进教与学的活动。每学期有乡长主持进行一次综合性教学质量检查,并做出书面分析总结,反馈至各有关部门。教务处或专业应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开展评教评学活动;组织检查性听课、检查教案和作业布置批改、检查实践教学的情况、分析学生试卷,了解教与学的实际状况。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反馈至教师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要建立教学事故的认定标准、调查、追究、处理责任制度。分管教学副校长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教务处、教研组、专业主任每学期听课20-30节。

逐步建立专业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采集和分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专业社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的基础上,用数据说话,对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过程进行深度剖析,找准问题和不足,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准原因,并结合专业实际对症下药,对照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制订整改方案,防微杜渐,及时解决,并通过完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从而不断改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十、毕业要求

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我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关于毕业要求作出以下说明:

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职成〔2010〕7号)第八章“毕业与结业”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并结合我专业的实际情况,达到以下要求的学生,可准予毕业:

1.学业成绩

(1)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准予毕业。

(2)无故旷课累计超过某门课程教学时数1/3者,不得参加本课程的考核,应视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给补考机会,补考成绩合格,准予毕业。

(3)凡擅自缺考或考试作弊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不准正常补考,如确实有悔改表现的,经教务处批准,在毕业前可给一次补考机会,补考成绩合格,准予毕业。

2.资格证书

毕业生需要获取养老护理员证书,秘书职业资格证书。

3.顶岗实习

学生按学校规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应作好实习准备,认真参加顶岗实习,做好实习总结。学生顶岗实习鉴定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顶岗实习综合成绩不合格,不予毕业。

4.综合素质

(1)入学教育。学生入学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入学教育等活动,必须达到合格以上方准予毕业。确因身体疾病或残疾不能参加的,可免予参加,毕业评价时须附病历或医生证明。

(2)思想品德表现。德育课程分数以及参加实训实习的品德评定分数均达到合格准予毕业。凡毕业前在校受处分未撤销的,不予毕业。

(3)身体素质。每学年定期接受学校统一组织的健康体检,评定成绩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在50分及以上者准予毕业,《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4)学生应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素质和技能。学校根据专业对应岗位技能要求制定考核方案,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进行综合评定。学生专业技能合格,准予毕业。

5.其他

满足以上所有要求才能予以毕业。

对于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考核成绩(含实习)仍有不及格且未达到留级规定,或思想品德评价不合格者,以及未修完规定课程的学生,发给结业证书。

 

十一、社会服务

为促进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借助我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在着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推动服务模式创新,把服务社会放在重要位置,丰富服务功能,真正把对老年人的关怀放在重要位置。物质层面:老年人的饮食起居照顾,看病体检需求,消费权益维护。精神层面:老年人心理照顾,兴趣培养。

 

 

编辑:石建清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台县职业中学校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