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机电技术应用 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 人才培养方案

2024年03月18日 10:27:50 访问量:29

 

 

五台县职业中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

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6603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3

四、职业面向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机电设备操作

机修钳工、装配钳工、维修电工、工具钳工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2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3

自动化生产线制造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

4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5

机电设备与产品维修

机电产品维修

6

设备管理员

营销员、装配钳工、维修电工

机电产品营销

7

营销员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与产业对接,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主要面向机电技术应用领域的企业单位,培养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运行及检测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  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3  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4  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  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6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  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根据图样要求进行钳工操作的能力。

4.具有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及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5.具有运用PLC的基本指令和部分功能指令编制和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程序的能力。

6.掌握典型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掌握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中采用的机、电、液、气等控制技术。

8.具有选择和使用常用工具、量具、夹具及仪器仪表和辅助设备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1.能识读机电设备的装配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机电设备的组装。

2. 能识读机电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电气部分的连接。

3. 能初步进行典型机电设备的组装、调试、运行和维护。

专业(技能)方向——自动化生产线运行

1. 能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常规维护,并完成维护报告。

2. 能及时准确地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常见故障诊断,并完成故障诊断报告。

3. 能对自动化生产线的常见故障进行排除。

4. 能读懂较复杂的程序,能设计简单的程序。

专业(技能)方向——机电产品营销

  1. 了解机电产品的性能和用途
  2. 培训能进行一般机电产品的营销和社会服务
  3. 能对机电产品进行简单的安装、调试、维修。

七、主要接续专业

1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

2.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八、课程结构见下表: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主要是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及其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道德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阶段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主要构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专业操作技能,使其掌握专业核心技能,提升专业修养和综合素质;同时使学生了解岗位工作环境,规范工作流程,培养其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1公共基础课

     1.公共必修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1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2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4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才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84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168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168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120

9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40

10

公共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11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2.公共选修课

序号

课程名称

内容及选修要求

课时

1

物理

心理健康课程致力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课程在非智力因素发展上的多重功用决定了心理健康课程在中等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32

2

化学

结合中职学生的成长规律,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言传身教、环境熏陶等养成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

32

3

职业素养

本课程是中职学生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就业质量的一门课程,提供就业政策、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辅导,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职业规划,提高学生未来职业可持续发展力。

32

 

说明:公共选修课为三选一。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1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18

2

机械制图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36

3

机械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08

4

液压与气动技术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液压泵、液压控制阀、液压马达和液压缸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掌握对液压元件的选择和应用;掌握液压回路的分析与设计;了解一般气动元件的原理、功用及气动系统的组成和应用

54

5

传感器及其应用

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相应的测量电路和实际应用,了解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掌握常用传感器的测量方法,了解对常用传感器进行误差分析的方法

54

6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

了解PLC编程与接口技术,了解常用小型PLC(60点以内)的结构和特点,掌握常用小型PLC(60点以内)I/O分配及指令,会使用编程软件,会控制需要编写简单的PLC应用程序,能对可编程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

126

7

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使用规范,能对常用低压电器进行安装及性能检测;理解常用普通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原理并能完成其线路安装;能根据故障现象、电路图,运用万用表检测常用普通机床的常见电气故障,并能修复故障

126

8

钳工工艺与技能实训

掌握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理论知识,会查阅有关技术手册和标准,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量具,掌握钳工常用设备及工具的操作方法,掌握各类道具相关知识,能制作简单配合及镶嵌零件

54

9

电工技能实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54

10

电子技能实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54

11

机械拆装技能实训

了解车床典型部件的拆装及测绘、调试、检验;熟悉机床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装配关系;能正确使用各种常用的工具和量具,能对各种机床机构、总成、零部件进行拆装测绘;掌握各种机构装置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和结构特点;会判断、分析、处理机械的常用故障,掌握机床装配后的调试及其故障排除方法

54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典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掌握较复杂的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能运用工具熟练对机电设备的机械部分进行组装,能识读电气原理图或接线图及气路原理图,能对电气控制线路及气路进行连接与调试,能读懂较复杂的控制程序,能设计简单的PLC程序使系统正常运行,能排除系统的机械及电气故障

154

2

机电设备及管理技术

了解通用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参数、应用特点和工作过程,了解通用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论、基本方法和工作程序,掌握通用机电设备的操作方法,会正确选择、使用、维护和管理通用机电设备

154

3

机电产品营销

掌握机电产品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实用的机电产品营销手段与方法具备从事机电产品营销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客户意识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常识,具备适应企业变化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营销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154

 

 

4.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本专业必修的实习训练课程,学生参与过程,集机电技术、气动与液压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PLC技术等为一体,培养学生系统、完整、具体地完成一个机电项目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具备信息收集处理、方案比较决策: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任务和自我检查评价的能力,并注意安排小组内分工合作工作,锻炼学生团队工作能力。让学生经历综合实训项目完整工作过程的训练,掌握完成机电综合实训项目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

综合实训由校企共同完成,建立师傅、实训指导教师、学校专业教师多方面的学生综合实训考核体系。

5.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巩固、锻炼实际操作技能,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的类别、使用和生产过程,提高对机电技术的认识,开阔视野;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社会责任。

十、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实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142;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3年总学分不少于167,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计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分之,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成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

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六分之一

(二)教学活动安排表

学期

课程教学

阶段性实习

顶岗实习

考试

军训

见习实习

入学教育、毕业教育

合计

1

16

 

 

1

1

1

1

20

2

18

 

 

1

 

1

 

20

3

18

1

 

1

 

 

 

20

4

18

 

 

1

 

1

 

20

5

14

5

 

1

 

 

 

20

6

 

 

19

 

 

 

1

20

 

(三)教学计划明细表

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理论学时

实训学时

学期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课程

1德育

职业生涯规划

2

32

26

6

 

 

 

 

 

职业道德与法律

2

36

30

6

 

 

 

 

 

经济政治与社会

2

36

30

6

 

 

 

 

 

哲学与人生

2

36

30

6

 

 

 

 

 

2

语文

12

184

160

24

 

3

数学

10

168

168

0

 

4

英语

12

168

168

0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8

120

60

60

 

 

 

 

6

体育与健康

9

140

24

116

 

 

7

公共艺术

2

36

26

10

 

 

 

 

 

小计

61

956

722

234

 

 

 

 

 

 

选修课程(二选一)

1

心理健康

2

32

26

6

 

 

 

 

 

2

素质教育

3

创业教育

小计

2

32

26

6

 

 

 

 

 

 

公共基础课小计

63

988

748

240

 

 

 

 

 

 

技能

专业

核心课程

1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6

181

 

60

 

58

 

 

 

 

2

机械制图

8

1136

67

69

 

 

 

 

3

机械基础

6

1108

56

52

 

 

 

 

 

4

液压与气动技术

4

54

30

24

 

 

 

 

 

5

传感器及其应用

4

54

34

20

 

 

 

 

 

6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

7

126

 

58

 

68

 

 

 

 

 

7

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

7

126

 

61

 

65

 

 

 

 

 

8

钳工工艺与技能实训

3

54

 

28

 

26

 

 

 

 

 

9

电工技能实训

3

54

27

27

 

 

 

 

 

10

电子技能实训

3

54

25

29

 

 

 

 

 

11

机械拆装技能实

3

54

 

26

 

28

 

 

 

 

 

小计

54

938

472

466

 

 

 

 

 

 

业方向

机电设备安调试

1

典型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7.5

154

76

78

 

 

 

 

 

2

机电设备及管理技术

7.5

154

76

78

 

 

 

 

 

小计

15

308

152

156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

1

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

7.5

154

76

78

 

 

 

 

 

2

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维护

7.5

154

76

78

 

 

 

 

 

小计

15

308

152

156

 

 

 

 

 

 

选修课程(二选一)

1

电机与变压器

3

54

30

24

 

 

 

 

 

2

工厂供电

小计

3

54

30

24

 

 

 

 

 

 

专业技能课小计

72

1300

654

646

 

 

 

 

 

 

社会综合

实践活动

1

军训

2

32

0

32

 

 

 

 

 

 

2

综合实训

7

140

0

140

 

 

 

 

 

3

见习实习

2

84

0

84

 

 

 

4

阶段性实习

2

28

0

28

 

 

 

 

 

5

顶岗实习

19

570

0

570

 

 

 

 

 

小计

32

854

0

854

 

 

 

 

 

 

合计

167

3142

1402

1740

 

 

 

 

 

 

说明:“√”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

 

(四)教学课时总体分析表

类别

总学时

占   %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占   %

备注

1402

44.6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722

23

 

选修课

26

0.8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472

15

 

专业方向课

152

4.8

 

专业选修课

30

1

 

小计

1402

44.6

 

1740

55.4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234

7.4

 

选修课

6

0.2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466

14.8

 

专业技能方向课

156

5.0

 

专业选修课

24

0.8

 

军训

32

1.0

 

综合实训

140

4.5

 

见习实习

84

2.7

 

阶段性实习

28

0.9

 

顶岗实习

570

18.1

 

小计

1740

55.4

 

合计

3142

100

 

3142

100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将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配合好专业技能课程教学。

德育、体育、计算机、英语等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意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其中中职学校德育课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教学过程中在注意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的基础上,要积极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大量运用案例分析法、故事欣赏导入法、活动体验导入法、设疑解释法、点拨法、归纳法、讲解法、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引导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是学习、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教学过程中,以语言传递知识信息为主的教学内容,主要采取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讨论法、归纳法、演绎法、问题引导法、设疑解释法、点拨法、引导探索法等教学方法;以直观感知为主动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演示法、参观法、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以培养态度、情感、价值观为主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欣赏法、实践法、沟通交流法、榜样示范法等教育方法。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应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生产与生活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大力整合,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合理规划,集综合项目、任务实践、理论知识于一体,强化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和知识点,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整体职业活动和特点分析

机电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是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企业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技术应用的人才需求量更大。随着技术进步,企业对员工从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和学习能力、实践工作能力要求全面发展,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体系,其中专业能力是专业学生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培养的能力,也是其他能力的基础。但是,仅有专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人事能力、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是有完善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能力结构体系中的每一种能力都是非常急需的,缺一不可,其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学习能力极为重要。它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所以,在专业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具有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今后适应多变的社会生活做充分的准备。

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相关职位的工作过程来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坚持安全生产,因此,机电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活动具有以下特点,如图所示:

任务

过程阶段1

过程阶段2

过程阶段3

任务A

活动A1

活动A2

活动A3

任务B

活动B1

活动B2

活动B3

任务C

活动C1

活动C2

活动C3

从上图可以看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过程中运用哪一项活动取决于任务的不同和过程阶段的不同。任务一旦确定,操作过程和工艺标准就确定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职业活动特点是由过程阶段顺序来支配的,也就是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活动具有典型的过程导向的特点。

2)明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职业特质内涵

从上述职业活动特点可以看出,机电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职业活动是有过程导向的特点。即依据任务,需要严格把握并执行管理流程,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因此机电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特点定义为:在从事技术工作时,依据任务严格把握并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做到用严格的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保证操作结果质量要求的意识与素质。

3)明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策略

依据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职业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职业特质的形式,而职业特质的形成除了教学内容之外,主要取决于教学策略。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遵循过程导向的教学策略,过程导向的教学策略应遵照从整体到局部、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机电技术应用相关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进行深程度划分,以工作任务为单元进行每门课程的编排,每个学习单元都是以任务为载体,任务是由机电企业的某项基础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的学习任务,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都是经过“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重复学习和思维过程,其设计和实施完全是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展开的,正所谓“重复的是过程,不重复的是内容”。

每一个学习单元的设计除了注意传统意义上“工艺与技能”的学习。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管理、劳动组织、职业作为等内容。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获得知识,提高技能,而且能积累丰富的工作过程经验,形成系统化解决问题的工作思维模式,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专业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可以设计为实训目的、实训准备、实训内容、实训步骤及操作方法、实训成果、考核评价6个环节。

通过职业情景教学策略,模拟机电企业的管理与服务情景,使学生对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不再陌生、实现学习者和企业的零对接。通过一个个完整的职业情景的学习训练,使学生逐步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意识、保护环境和工作场地的习惯、维护企业和顾客利益,逐步成长为独立工作,与人沟通,做事讲究方式方法,会记录,能归纳,勤思考,具有安全防护意识,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交流的方法技能型人才。

4)明确本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方法

①专业核心课

专业核心课是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工作,成为岗位熟练工作人员,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以知识训练和能力培养相结合,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示范法、演示法、参观法、引导探究法、讨论法、分析法、比例法等教学方法,以激发、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老师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②专业技能方向课

专业技能方向课,要建立从观察——体验——模拟——实训——实战的教学体系,加强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将机电技术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与专业岗位要求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按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术职业岗位(群)的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倡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1.健全教学组织管理机构

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由本校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主任委员,委员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带头人和熟悉教学工作的教学骨干、企业能工巧匠(最少2人)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在校长领导下对本专业教学及其管理,教学改革措施,有关本专业建设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本专业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推进教学改革。每学期最少开一次会议。

2)教学督导

在学校督导机构的领导下,成立本专业的督导组,一般由3人组成,督导组成员一般由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热心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在教职工中有较高威信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督导组对本专业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和其他专项问题提出建议性意见和建议。

3)教研组(专业教研组)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层组织,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进行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各项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都是以教研室为依托贯彻落实的。专业教研组由本专业的全体教师组成。

2.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工作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教学管理中,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了教学管理及教研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度、实习实训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制度、招生就业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及德育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完整。

3.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

①专业教学周例会

每周召开一次本专业教学例会制度,教学例会负责布置教学工作,及时通报和研究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本专业教学有序进行,负责传达学校有关精神,落实学校有关任务。

②教师相互听课

专业老师要相互听课,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倾听师生意见,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通过互相听课,可以切磋教学技艺,相互提升教师水平,每位老师每学年必须相互听课10次以上,并详细登记听课记录表相关内容。

③学生评教

每学期中,以专业为单位,选取部分学生、课代表和学生干部,举行学期座谈会,给学生以畅通的反馈本专业的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本专业的管理和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学生可随时应用多种手段反馈信息。

建立信息员周反馈机制,本专业每个班选举一位信息员,将每位老师每节课上课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将学生意见及时反馈,每周定期上交反馈信息表。

每学期期末,以班为单位,给每位代课老师填写代课老师评分表,并及时发现并纠正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④教学检查

一个学期中,本专业安排不少于3次的集中教学检查。教学情况的检查工作贯穿始终,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注意归纳分析和总结经验,以指导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者在日常教学检查中的预见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

⑤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情况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建立专业的常态化诊断与改进机制,不断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十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这里的教学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应以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要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在实践中应用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的职业素养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与爱护设备工具、保护环境等意识和观念的树立。

分类课程考核评价

课程大类

课程分类

过程考核

结果考核

出勤

课后

作业

课堂提问讨论

课堂

训练

其它

权重%

理论

考试

实践

考核

其它

权重%

公共基础课

德育课

10%

20%

10%

 

 

40

40%

20%

 

60

体育课

20%

 

 

20%

 

40

20%

40%

 

60

文化基础课

10%

20%

10%

 

 

40

40%

20%

 

60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10%

10%

10%

20%

 

50

30%

20%

 

50

专业技能方向课

10%

 

10%

30%

 

50

20%

30%

 

50

专业选修课

20%

10%

10%

 

 

40

30%

30%

 

60

综合实训

20%

 

20%

20%

 

60

 

40%

 

40

顶岗实习

30%

 

实习表现30%

 

 

60

 

20%学校

20%企业

40

 

(二)评价标准说明

1.过程性评价

1)出勤情况

全勤满分,缺勤根据学期课程课时数量制订细则。如缺勤1次扣0.5分,迟到早退1次扣0.3分。缺勤分扣完为止。如缺勤次数超过全学期上课次数的1/3,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2)课后作业

每学期至少全部学生作业批阅5次,每次作业批改按ABC至少三个等级评价。5次作业中5A为满分,有一个B1分,有一个C1.5分。

3)课堂提问和讨论

每学期老师对每个同学至少记录3次,ABC标记。全记A满分,有一个B1分,有一个C2分。

4)课堂训练

专业技能课过程的考核依据实训课程记录表,每次实训课(项目教学实习活动)使用,一个内容使用一次。评价主体由任课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学生自身、小组同学组成。以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为主(50%)、小组同学(30%)及自身(20%)为辅的考核方式。

1)上交实验实训报告、实训实物等实训作业,不交实训作业扣5分,实训作业潦草、不规范扣2分;

2)按时参加实训项目,无故不参加一次扣2分;

3)遵守实训纪律,听从指导老师安排,违反一次扣2分;

4)按时上交老师布置的作业,拖延一次扣0.5分;

5)作业书写认真、规范,酌情加分。

5)课程类型不同,结合课程性质和教学规律可进行具体设计。

2.结果性评价

1)理论考试

应结合课程性质、课堂内容和本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要求提出考试题型和各种题型的比重,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情景分析、计算题、小论文、作文等,进行百分制考核。

2)实践考核

所有实践考核以任务或项目为依托,以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成果为考核依据。如对实践过程的表现与贡献,实践成果等进行考核,并要有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可从知识运用、能力提升、素质培养、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3)顶岗实习的考核

本专业应成立由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组织的考核组,结合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主要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能力和完成任务等情况进行考核,结合专业制定详细的顶岗实习考核方案。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配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训室

校内实训室是实训教学场所,是实训教学的基本保障,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教学平台,是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而提供的基本硬件,包括实训场所、实训现场环境、设备器材、实训教学指导人员、实训教学方案、实训指导文件等。所有实训都是在可控制的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过程。

实训室建设要求实训环境仿真,实训过程真实,实训技术先进,实训项目具有典型性,实训内容更加综合,实训基地管理规范。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一览表

实训室名称

工位数

实训项目

PLC与液压实训室

 

3

1.自动检测技术使用的实训

2.气动技术应用实训

3.可编程控制器编程实训

4.电气控制电路实训

5.变频器应用实训

6.自动控制技术教学与实训

7.液压系统安装和调试实训

8.系统维护与故障检测实训

电工电子实训室

 

8

1.电工实训项目

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电压源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等。

2.电子实训项目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负反馈放大器;射极跟随器;差动放大器等。

3.电力拖动实训项目

闸刀开关正转控制线路;接触器点动正转控制线路;具有自锁的正转控制线路;具有过载保护的正转控制线路;倒顺开关控制正反转控制线路等。

电气维修与安装实训室

2

1.基本电气安装技能实训

2.照明套间及动力配电

3.电气控制

4.机床电路实训

5.控制电气实训

6.PLC、变频器、触摸屏的综合应用

7.机床故障考核实训

8.智能考核系统的使用

绘图室

40

可满足机械制图的训练与教学。能够同时容纳40人进行制图的理论学习,制图训练

CAD

40

.AUTOCAD/CAXA绘图软件使用

钳工实训室

20

钳工常用设备、量具的使用;立体划线;钳工使用工具;钳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熟悉钳工的基本知识,了解钳工工艺范围,掌握钳工常用设备、工具的结构、用途及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方法。

机械基础

8

机械零部件的测绘;可进行机械基础知识的教学与演示,包括展示、放置机械基础零部件,演示典型机构、典型传动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减速器等机构的拆装与装配

(二)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指本专业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由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和实训资源,具有一定规律,且相对稳定,能够提供学生直接参加校外生产和实际工作的重要训练场所。是本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育特色的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校外顶岗实习,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就业搭建平台。

校外实训基地明细表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合作单位(企业)名称

单位所在地

可顶岗实习岗位数

主要实习内容

1

机电技术应用实习实训基地

德奥电梯有限公司

五台县豆村镇

5

自动化操作工、机电设备维修工、装配工

2

机电技术应用实习实训基地

五台县云海实业有限公司

五台县沟南乡下西村

3

自动化操作工、机电设备维修工、装配工

3

机电技术应用实习实训基地

忻府区海伟橡塑有限公司

忻州市长征路

4

机电设备维修工、装配工

4

机电技术应用实习实训基地

东雷城园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东雷乡东雷村

3

机电设备维修工、装配工

十四、专业师资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本专业要按照以德为先、崇尚技术、培养名师、打造团队的理念,顶层设计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将师资队伍分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四种类型进行建设。按照内引外培、专兼结合的原则,对照行业标准和本专业教学要求,以职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为重点,加强团队双师素质培养,加大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的引进,促进双师结构的优化。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专任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专业专任教师应具备有中等职业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资格证书,有良好的师德,对本专业课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熟悉教学规律,了解和关注机电行业动态与机电技术发展方向,有机电企业一般维修岗位工作经验或参加生产实践的经历,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具备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的能力。

聘请本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所聘人员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管理经验。

十五、本专业毕业条件

 

项目

毕业条件具体说明

理论考察考试

学生须修满并通过所有课程考试,有不及格者不予毕业资格,需进行补考,待全科通过后方准许毕业

顶岗实习成绩

学生必须参加校外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资格

实习报告(总结)

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结束,需上交实习报告(总结),否则不予毕业资格

学生操行鉴定

依据每学期学生操行评定结果,超过2次不合格者,不予以毕业

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需考取维修工、电工证任意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16编制依据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依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加工制造类 第一辑),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山西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结合学校和当地就业市场情况编制的。

 

17              编制单位与人员

 

编制单位类型

编写人员单位具体名称

参编人员姓名

职务

企业

德奥电梯有限公司

 

韩广珍

兼职教师

 

五台县云海实业有限公司

王效文

兼职教师

学校

五台县职业中学校

张斌耀

专业带头人

五台县职业中学校

杨宇伟

骨干教师

五台县职业中学校

翟宇佳

专业教师

五台县职业中学校

王素

专业教师

 

编辑:石建清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台县职业中学校 特此声明。